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3) 表示的元素是(填名称)
 
;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4)由原子序数为6、8、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布规律是:从左至右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3)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4)原子序数为6、8、12号元素分别是碳元素、氧元素、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5)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等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其元素符号为Si.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4.
(3),其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该粒子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形成的,故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4)原子序数为6、8、12号元素分别是碳元素、氧元素、镁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O3
(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等.
故答案为:(1)门捷列夫;(2)Si;14;(3)氯;7;(4)MgCO3;(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表格回答:部分酸、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
阴离子
阳离子
OH-NO3-Cl-SO42-CO32-
H+溶、挥溶、挥溶、挥
Na+
Ca2+微溶微溶不溶
Ba2+不溶不溶
Cu2+不溶不溶
Zn2+不溶不溶
Fe3+不溶不溶
(1)Ba(OH)2的溶解性为
 
,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
 
(填化学式).
(2)Zn(NO32、CuCl2两种溶液
 
发生反应(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3)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步骤二: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步骤三: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步骤二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雨同学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加热了一会儿,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六种物质: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KNO3
 
NaC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t2℃时,将3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 KNO3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这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将不饱和食盐水变为饱和食盐水,可行的方法有
 
.(只需填写一种即可) 
(4)由如图可得到的信息有(写两条):
 
 

(5)t2℃时,使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最佳方法分别是:
KNO3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今年4月兰州水污染引起了关注,环保部门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请根据某日采集的水样回答以下问题: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
 
;①加热②过滤 ③蒸发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测得其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
 
性;
(3)查找污染原因可知,该自来水的主要污染物是苯(化学式C6H6)泄漏所致,苯属于
 
;(填有机物、无机物)
(4)为了保护母亲黄河的水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③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杂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
 
,并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2)漏斗颈的下端口应
 
烧杯内壁.
(3)倾倒时,应用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液面要
 
于滤纸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自动喷出来.原因是:
 

(2)夏天闷热的天气,鱼池中的鱼经常浮起头,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关东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爆炸起火,消防人员采取封堵原料池、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灾后搭建板房的材料叫铝塑板,它是以高压聚乙稀(有机物)为基材,加入大量的含有氢氧化铝(无机物)和适量其他物质,经多步工艺制成.该材料含有的无机物是
 
(写化学式),该物质所属类别是
 
(填:“酸”、“碱”、“盐”、“氧化物”).也有的采用外层是钢板的夹心板.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3)3月13日,我国派遣专业人员赶赴日本灾区,协助救援、做好卫生、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现取少量某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表明该水样呈
 
性.(填中性、碱性、酸性)
(4)我国药监局于2007年5月25日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方面解释下列问题:
(1)NaOH溶液和KOH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的原因是什么?
 

(3)碳酸钙和碳酸钠都能和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