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并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c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
 

③小明是一个善于自主学习的同学,在进行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找资料,自主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探究.
Ⅰ.选择药品.选取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中必须含有的元素有
 
(写元素名称).通过查阅资料小明选取了三组药品,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5g块状石灰石和10%稀盐酸20mL产生气泡速率适中且持续进行
5g块状石灰石和10%稀硫酸20mL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5g碳酸钠粉末和10%稀盐酸20mL剧烈反应,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依据实验记录: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你会选择组别是第
 
 (填序号)组的药品,选择这组药品的理由是
 

Ⅱ.选择装置.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选择这套装置的理由是
 

④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按图F做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①据常用仪器回答;
②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结合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③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及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反应速率太快,影响气体的收集,反应速率太慢,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同时会浪费时间分析解答;
并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④二氧化碳和碳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碳,并据物质的颜色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标号仪器分别是锥形瓶、试管和集气瓶;
②实验室可用常温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③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中必须含有碳、氧元素;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因为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气泡速率适中,便于二氧化碳的收集;
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A;
④二氧化碳和碳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碳是黑色固体,反应方程式是:2Mg+CO2
 点燃 
.
 
2Mg0+C;
故答案为:①锥形瓶;试管;集气瓶;
②2H2O2
 MnO2 
.
 
2H2O+O2↑(合理均可);A;C(或D);
③碳元素、氧元素;①;反应速率适中且持续进行,便于收集;A;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④镁条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 生成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2Mg+CO2
 点燃 
.
 
2Mg0+C.
点评:了解装置选取方法,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
A、HClO
B、O3
C、NO2
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B、矿泉水C、汽水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了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B、液氮可用于医疗手术
C、一些照明弹中含镁粉
D、固体酒精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Zn粒、稀NHO3、稀HCl、NaOH溶液、CaO固体等药品,若以不能反应为存放标准,能与Zn粒保存在同一柜中的是(  )
A、稀NHO3和HCl
B、NaOH溶液和CaO固体
C、稀HCl和CaO固体
D、稀NHO3和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电子,;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
 
元素,上述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铁钉锈蚀条件,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

实验装置
10天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没有明显的锈斑铁钉表面有明显的锈斑
(1)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得出了铁钉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你认为,该同学的以上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2)请举出一个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实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克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5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66.2克.求:
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②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