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  )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分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大小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液氧和氧气是由同种的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所以都支持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的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 性,还可能呈中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乙同学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易分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进行实验〕
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_{操作a}^{加较活泼金属(过量)}$金属混合物+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 $→_{操作b}^{加试剂(适量)}$ Ag+溶液B
请回答:
操作a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FeCl2
(4)〔产品验证〕
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取得到的银粉,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闻气味
C.
滴加溶液
D.
       给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分子和原子,那么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B.氢气C.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符号中,书写正确且能正确表示该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A.CL (氯)B.MG (镁)C.mn(锰)D.Cu (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氧气;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尾气处理的方法为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frac{\underline{\;通电\;}}{\;}$4Fe+3O2↑,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废弃塑料瓶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有害垃圾
C.
     厨余垃圾
D.
        其他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