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 2Na2SO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猜想1:固体成分为Na2SO3
猜想2:固体成分为Na2SO4
猜想3: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
【实验结论】
(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______g,Na2SO4的质量为______g.
【总结提升】
(1)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g,则m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
(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_________.
【答案】 Na2SO3和Na2SO4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 干燥SO2 防止过量二氧化硫排放在环境中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中 126 8 g<m2<
m1g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盐酸,收集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则说明含有Na2SO3;否则为硫酸钠
【解析】【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 =2Na2SO4;猜想1:固体成分为Na2SO3;猜想2:固体成分为Na2SO4猜想3:Na2SO3和Na2SO4;
【实验结论】
(1)装置图分析可知装置A中是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 =Na2SO4+H2O+SO2↑;
(2)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而硫酸钠与硫酸不反应,故猜想2错误;
(3)水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则浓硫酸可干燥气体,防止水参加反应,所以B中浓硫酸作用为干燥SO2;D中可防止过量二氧化硫排放在环境中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中;
(4)设生成Na2SO3的质量为x
2SO2+2Na2O2=2Na2SO3+O2,
156 252
78g x
x=126g
Na2SO4的质量为134g﹣126g=8g;
【总结提升】
(1)设充分反应后全部为Na2SO3的质量为y,充分反应后全部为Na2SO4的质量为z
由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2Na2SO4可知:
Na2O2~Na2SO3~Na2SO4
78 126 142
m1 g y z
y=g
z=m1g
则m2的取值范围是g<m2<
m1g
(2)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加盐酸后生成刺激性气体,利用品红褪色证明为二氧化硫,则检验方法为将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盐酸,收集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则说明含有Na2SO3,否则为硫酸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某研究小组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按1∶4比例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混合并以铑—镁为催化剂可生成X,其反应为: CO2 十4H2 === X + 2H2O,则X为 ( )
A. CO B. CH4 C. H2 D. 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新闻报道某地所乘公交车发生燃烧,多项证据显示是有人携带汽油上车,汽油中的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2)由碳、氢两元素组成,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4.3%,写出X的化学式_____,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填“高”或“低”)
(2)今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果,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如图1是可燃冰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经典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填“甲”或“乙”)
(4)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爆炸,如图3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组成是“一硫(硫粉)二硝石,即KNO3固体)三碳(木炭粉)”.点燃黑火药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钾(K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的氧化物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火药爆炸时产生白烟,白烟是由于________(填化学式)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
(2)请写出黑火药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装药品 ②加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停止加热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②④⑥⑤ C. ③①②④⑤⑥ D. ①③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锰因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制备二氧化锰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对此展开了系列研究。
Ⅰ.用高锰酸钾制备
资料一:(1)3K2MnO4+ 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
(2)K2MnO4易溶于水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将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用稀硫酸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MnO2。用稀硫酸而不用水浸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Ⅱ.用硫酸锰制备
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活性MnO2,同时生成氢气和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Ⅲ.用废锂电池制备
资料二: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用废锂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
(3)MnO2与碳粉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2:
① 2MnO2+C2MnO+CO2↑
② MnO+H2SO4=MnSO4+H2O
③ 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
上述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有_______(填序号)。
IV.用碳酸锰制备
控制一定的温度,焙烧MnCO3制取MnO2的装置如下:
(1)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锰的不同氧化物,其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B点对应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D、E、F六种物质,其中F是含铁的矿物显红色,它们之间有如下相互转化的关系。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①A+FFe+B ②B+H2O→C
③CB+H2O ④B+Ca(OH)2→D↓+H2O
⑤DB+_______ ⑥B+A→2E
⑦F+HCl→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物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
(2)写出①~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①反应中的还原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 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D. 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 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 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