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石油 B. 氧气 C. 硬水 D. 白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史实在线—水的组成的发现历程)。

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可再分。1766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

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1/11。普利斯特里多次将这种猛烈的爆炸当作魔术在当时的欧洲贵族聚会上进行表演,直到某一次爆炸表演结束后,他发现玻璃容器的内壁有白雾。随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确认这种白雾就是水。

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不是一种元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1/5。

1776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获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他还发现1体积氧气和2体积“可燃空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但卡文迪许未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错误地用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这种“元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1000多摄氏度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铁+水黑色固体+“可燃空气”。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可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锡命名这种“可燃空气”为“氢气”,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

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获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2)“可燃空气”是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已知1782年拉瓦锡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上述史实,你认为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

A.普利斯特里爆炸实验 B.1781年卡文迪许实验

C.1782年拉瓦锡实验 D.1800年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实验

(5)获得的启示:化学上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珍珠粉是一种补钙剂,某兴趣小组对珍珠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实验探究一)(1)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一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

产生无色气泡

步骤二

将步骤一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②写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珍珠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实验探究二)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方案一)(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称得烧杯的质量为40.03g。称得珍珠粉样品的质量为12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质量为200g,完全反应后,电子天平的示数为247.63g。请你计算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方案二)(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图2所示装置也可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测定的数据有样品的质量和_____的质量。如果没有装置B,会使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胃液0.9~1.5 B. 唾液6.6~7.1 C. 尿液4.7~8.4 D. 胰液7.5~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地壳中元素

C. 碳元素的化合价: D.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建筑火灾中,高温、有毒有害烟气是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第一大敌。建筑火灾的消防教育中常提及“要往低处逃生”,该策略是否合理呢?

研究人员通过蜡烛在亚克力密闭容器中燃烧模拟建筑火灾的场景,实验中蜡烛(含烛台)高度设计及放置位置(见图1)。在亚克力圆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开3列小孔用于放置传感器。每列3个小孔,共9个。?是氧气传感器、?是二氧化碳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见图2)。

图1蜡烛位置图图2 传感器放置

本实验实时测量不同高度的蜡 烛同时在封闭容器内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使用手持技术测量容器内不同高度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的变化,并呈现相应的曲线图像(见下图),为火灾烟流实验提供定量数据支持,进而分析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O2含量-时间曲线

CO2浓度—时间曲线

温度—时间曲线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O2含量-时间曲线分析,图像中曲线先快速下降的原因_____。请再从微观角度解释曲线又升高的原因_________ 。

(2)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毒气,相同温度下其运动路径与二氧化碳的运动相似,由CO2浓度—时间曲线可知,建筑火灾中,二氧化碳气体和烟气迅速往高处逸散,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

A.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B.高处蜡烛燃烧更充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C.蜡烛燃烧放热导致了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上升,随着高温气流上升,二氧化碳气体也往上升。

(3)据图温度—时间曲线分析,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有何差异________ 。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建筑物火灾时“往低处逃生”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铁和钢都属于单质 B. 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 高锰酸钾和锰酸钾都属于盐 D. 氯酸钾和氯化钾的元素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