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影片“流浪地球”中,地球被木星捕获,在即将毁灭的时刻,人类点燃了木星大气中的氢气,从而产生推动力,拯救了地球。
(1)写出人类点燃氢气依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图中出标号m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B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利用装置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
(4)图H为启普发生器,利用此装置也可以制取氢气,该装置的优点与装置C相同,则其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2H2+O2 2H2O 长颈漏斗 2H2O2
2H2O+O2↑ E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2)标号m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3)利用装置B可以制取氧气,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装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择E;
(4)在启普发生器中,固体药品放球体容器中,液体药品从球形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球体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球形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H装置的优点与装置C相同,则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 X和8.0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 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 | Y | Z |
|
A. 物质X属于氧化物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物质W一定含有氧元素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g
B. 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金属锂能与O2反应生成Li2O3
C. x=8时,图乙表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x=7时,图乙所示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编号),但还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如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5)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
(6)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根据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常见的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若用装置A和E制取氧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验证氧气收满的方法_____。
(3)若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该装置的特点是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导管导入。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溶液(填名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B. 充分反应后,向剩余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C. 该实验说明了CO只有还原性
D.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均用化学符号表示)
(2)如图1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此信息得出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原子序数为17和13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3)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甲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关闭甲装置的活塞,往长颈漏斗里加水,若长颈漏斗中的水流不下来则气密性良好
B. 乙装置不仅能用于收集二氧化碳,还能用于收集氢气、氧气
C. 丙装置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
D. 若用丁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管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左端产生的氢气比右端的少
B.反应结束后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