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用硫黄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色素反应均属于化学变化;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把22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反应前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蛇纹石矿可以看做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1.几种物质沉淀和溶解时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溶液pH
开始沉淀沉淀完全沉淀开始溶解沉淀完全溶解
Fe(OH)32.33.4沉淀不溶沉淀不溶
Al(OH)33.35.27.812.8
Mg(OH)28.611.1沉淀不溶沉淀不溶
2.难溶性碱加热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探究一:制取碱式碳酸镁
(1)在操作Ⅰ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Ca(OH)2+2HCl=CaCl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进行操作Ⅰ时,需控制溶液pH=6~7,Ca(OH)2不能过量.若Ca(OH)2过量,可能导致Al(OH)3溶解、Mg(OH)2沉淀.
(3)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NaOH(填入
物质的化学式),然后过滤、洗涤、灼烧(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探究二:确定产品碱式碳酸镁(m MgCO3•n Mg(OH)2•x H2O)的组成,组装如图1仪器:
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2.0g,C处浓H2SO4增重0.9g,D处碱石灰增重1.76g.
(1)仪器连接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气密性;
(2)A框中装置的作用是除去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通过计算写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4MgCO3•Mg(OH)2•4H2O
【交流与反思】
(1)若将E框中的装置去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m值偏大,x值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已知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在不同的温度下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为精确测定此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过程中时间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结合以上数据,作出图2坐标系,试回答.
①t4~t5时间段固体的化学式为Mg(OH)2和MgO;
②t5~t6时间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实验室可选用KMnO4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反应很剧烈,请你提出一条与该实验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减慢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度.
(5)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甲、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
烧杯+盐酸大理石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75.0g13.2g83.8g
75.0g16.0g86.6g
95.0g13.2g103.8g
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为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粉碎,放人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4.5g.
(1)10片钙片完全反应生成C02的质量5.5g.
(2)通过计算说明实际钙含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今年中考化学技能考试中,小林抽到的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来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小林同学按以下过程进行作答: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A中无明显现象
B中有气体
C中有白色沉淀
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稀盐酸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试管C中反应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小林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出现有白色沉淀且酚酞变红的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没有Ca(OH)2、HCl.(填化学式)
【方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在废液中继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7,蒸发获得氯化钠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过滤,对实验结束后所得“无色滤液”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呢?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溶液中溶质为MgCl2、H2SO4,乙同学:溶液中溶质只含有MgCl2
丙同学:溶液中溶质只含有MgCl2Ba(OH)2  丁同学:溶液中溶质含有MgCl2、BaCl2、你认为溶液中溶质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钡或氯化钡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氢氧化钡先和硫酸反应,氢氧化钡消耗尽,硫酸剩余,氯化镁没参加反应
【反思与评价】请对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丙不正确,氯化镁和氢氧化钡不能共存,会发生反应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看到白色沉淀,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他认为自己猜想是正确的.请对甲同学实验设计做出评价不正确,加足量的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能证明溶液中有硫酸,氯化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但是加入氯化钡后引入氯离子,加硝酸银溶液一定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氯化镁.
【归纳与总结】在探究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要考虑的是反应后生成的可溶性物质和剩余的可溶性的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D.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②的名称锥形瓶;仪器③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某黑色固体制取氧气,要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为F(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为了在反应中便于加酸液,应选用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