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请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若试管a中产,10 mL气体,则b试管中产生20 mL气体,该气体是 。
(2)图2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试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量集气瓶中的液体,其pH 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100g水;此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②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能达到目的是 。
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加溶质丙 D.升高温度
③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剂质量:甲<乙
【答案】(1)2H2O2H2↑+O2↑;氧气(2)属于小于(3)①20;<②B③AD
【解析】试题分析: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若试管a中产,10 mL气体,则b试管中产生20 mL气体,该气体是氢气,因为产生氢气的速度快。图2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试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量集气瓶中的液体,其pH小于7。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此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②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能达到目的是降低温度,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所以都会有溶质析出,都是饱和溶液,开始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乙含有的溶剂多。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右图仪器中的 (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 。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 (填一种厨房调味品)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填序号)。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 (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⑤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填序号)。
A.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至集气瓶口
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研究。
(1)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探究。
(2)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用如图所示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
②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3)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 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4)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 | 加入试剂 | 分离方法 | 方案评价 |
一 | 适量Ca(NO3)2 | 过滤、蒸发结晶 | 不可行,理由是 |
二 | 稍过量的 | | 可行 |
(5)按如下图方案分离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X溶液中溶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实验与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探究。
实验一: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
(3)装置D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从中性变为 ,间接证明了 。
实验二:
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1、K3,关闭K2,当D中液体变红色时,可确定C中 。
(2)C中收集满CO2后,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中5mL浓NaOH溶液推入C中,观察到D中液体流入C中,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①同学们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 (填装置字母序号)之间增加洗气瓶E,其作用是 。
②继续完善实验,还应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将C装置中的浓NaOH溶液改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装置进行组合可以验证某些气体的成分,请按要求完成有关填空。
组别论断 | 完成装置连接(用字母表示) | 实验现象解释化学方程式 |
第一组: | 气体→ E→______→D→E→ | 前面的E中无现象,后面的E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第二组: | 气体→ D→B→______→ | 1.装置D中反应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
(1)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煤→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
C.天然气作为燃料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D.煤仅仅用作燃料烧掉浪费资源
(2)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①硬水有害健康,生活中可以通过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成软水。
②公共场所可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
③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
(3)人类每年都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大量的金属,用于满足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钢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高炉炼铁常以焦炭、铁矿石、石灰石等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化学式为O3)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
②化学性质: ;
③用途: 。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生成物也相同。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