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A-G是初中科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EAgCl.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3)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过滤,向滤渣加不用填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0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Fe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有CuCl2

分析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铁粉、氢氧化钠会反应,所以A是盐酸,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C中含有铜离子,盐酸和F会生成含有铜离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铜或氢氧化铜,C就是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D是氯化钠,氯化铜和铁粉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盐酸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E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离子,和G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银,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铁粉、氢氧化钠会反应,所以A是盐酸,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C中含有铜离子,盐酸和F会生成含有铜离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铜或氢氧化铜,C就是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D是氯化钠,氯化铜和铁粉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盐酸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E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离子,和G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AgCl;
(2)C→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3)通过推导可知C是氯化铜,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说明反应后的固体中没有铁粉,铁粉可能刚好与氯化铜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亚铁,有可能铁粉不足,没有与氯化铜完全反应,此时反应后的溶质是氯化亚铁、氯化铜,所以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Fe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有CuCl2
故答案为:(1)AgCl;          
(2)CuCl2+2NaOH═Cu(OH)2↓+2NaCl;    
(3)FeCl2,CuCl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在我国已经发生多起饮用水污染事件,水资源的不断污染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某学习小组采集了某河流的水样,并对水样进行以下实验检测:
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
①观察水样浅黄色
②取少量水样,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水样,用pH试纸检测pH=3
若水样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2CO3、NaCl、H2SO4中一种或几种,试根据实验分析水样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Cl3、H2SO4;该学习小组同学经分析认为该水样中不含Na2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们得出该结论的依据:Na2CO3+H2SO4=Na2SO4+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燃烧B.蜡烛融化C.冰雪融化D.灯泡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g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g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央(选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偏左;原因是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3)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①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g.x和y的关系为x<y.
②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和b的关系为a=b.
(4)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反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的一处错误导管进入锥形瓶太长了;
(2)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1)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反应放出热量;
(2)探究反应终点问题: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
小红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你认为他们的说法,谁的观点不正确?小红 理由是由于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因此酚酞不变色,溶液可能是酸性,也有可能是中性;例如: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盐酸过量;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反应物充分反应;
③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原因是NaOH溶液已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B;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的多
(3)已知在相同温度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其运动速度越小.图中容器A是一种特制的有底的素烧瓷筒,它的壁可以通过氢气分子.实验开始时,A中和烧杯中都充满空气.当向烧杯中持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发生的现象是有水喷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氢气的分子质量小,运动速度较快,进入瓶内的气体增多,使瓶内压强增大.(已知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粒子都是原子B.①是惰性气体元素
C.②③二种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D.①②都是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一杯8%的氢氧化钠溶液50g,丹丹同学向烧杯中倒入50g稀硫酸后,用玻璃棒搅拌并测得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2NaOH+H2SO4═Na2SO4+2H2O.
(1)反应后溶液的pH=7(选填“>”“=”“<”).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
(3)计算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