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都是单质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
C.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D. 反应前后各元素都是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
(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2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
(3)图3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___,产生的新微粒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方红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 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2019菁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有CaCl2、MgC12、Na2SO4和泥沙,为除去杂质得到精盐,加水溶解后可按以下顺序操作: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足量的盐酸;⑥蒸发结晶。
(1)写出除去Na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以上操作一共发生_____个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2019菁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的离子符号为Br﹣。
(1)图中x=_____,Br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如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几种微粒是_____。(填序号)以下微粒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2019菁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金刚石 碳酸钙 B. 氯化钠 乙醇
C. 干冰 甲烷 D. 铁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花青素(化学式)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请回答:
(1)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
(3)若中含有18g碳元素,则该
的质量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我市莱州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_____;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1)甲同学从剩余固体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
(2)乙同学从剩余固体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____。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