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_____(填字母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①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②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③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9.00B214:314:27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图2中B原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2)①由B分子模拟示意图,该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②A物质的分子由1个N原子、3个H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NH3,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4:(1×3)=14:3;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银:_______。
(2)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3)2个铝离子_______。
(4)高锰酸钾:________。
(5)+5价的氮元素:_______。
(6)由Ca2+和H2PO4-构成的磷酸二氢钙:________。
Ag 。4SO2 。2Al3+ 。KMnO4 。 。Ca(H2PO4)2 。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 (1)银由原子构成,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Ag;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所以4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4SO2; (3)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水分子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能再分 D.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 【解析】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错误,符合题意; 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操作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两种物质研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解析】 (1)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2)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氢氧化钙和硫酸铵在研磨过程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铝和硝酸锌
D. 若反应前加入的锌粉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粉和铝粉
C 【解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铝>锌>铜>银,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不能与硝酸铝反应。 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锌的量不足,可能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则滤渣没有铜,故错误;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硝酸银没有剩余,由于盐酸不与硝酸铜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炸 B. 铁生锈 C. 固体变成气体 D. 颜色改变
B 【解析】 A、爆炸有物理性爆炸:轮胎爆炸、气球涨破、锅炉爆炸等,这些属于物理变化,有化学性爆炸:火药爆炸、燃放鞭炮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铁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有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碳铵受热变为气态,也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干冰受热升华,故C错;D、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期中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6分)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
请计算:(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和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1)2.2; (2)84% 【解析】 试题(1)每粒0.5g,10粒该药剂的质量为0.5g×10=5g. 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5g+50g+11.5g﹣64.3g=2.2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x 2.2g x=4.2g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X 的值为 11
B. 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2
C. 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质子数决定
D.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1,图中X的值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99-11≈12,故选项说法正确;C、钠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选项说法错误;D、钠原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