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空气具有可燃性 B. 红磷燃烧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 此反应中的红磷可用硫代替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解析】 A.该实验说明红磷具有可燃性,而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 B.红磷燃烧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故属于化合反应。 C.此反应中的红磷可用硫代替 D.红磷燃烧应产生大量的白烟,烟是若干个固体小颗粒聚集形成的,雾是若干个液体小液滴聚集形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原子的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 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A 【解析】 气味、溶解、挥发等现象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空气是混合物,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O、CO2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陇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B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C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B与E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 2H2O2H2↑+O2 ↑ Zn+2HCl= ZnCl2+H2 ↑ 置换 放热 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本题为框图型推断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然后根据框图,结合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 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则C为盐酸,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碳酸钙能转化为E,碳酸钙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________ .

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图1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南京云锦在世博会亮相,织造云锦的传统材料之一是蚕丝.蚕丝与羊毛、棉花一样,都属于________ 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

(4)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 (填字母).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过滤杂质.

ABC;光;天然;B 【解析】 (1)A、采用循环水为场馆降温,有效降低了的水的浪费,选项正确;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选项正确;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正确。故选ABC。 (2)“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故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3)蚕丝与羊毛、棉花一样,都属于天然纤维。 (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 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 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C 【解析】 试题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但不会常用作灭火剂,因为稀有气体很稀少。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2.1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题型:实验题

(1)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的反应发生后,a、b两处及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a处溶液变红;b处溶液变浑浊;烧杯中低的蜡烛先熄灭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少(或废弃物少等,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图示药品可知,试管中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使a处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看到b处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看到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2.1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题型:单选题

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A 【解析】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硫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据标签内容计算:

(1)用这种硫酸配制100g 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精确到0.1);

(2)向49g 20%的稀硫酸中滴加10%的氯化钡溶液,直到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1.1ml 3.1% 【解析】 (1)使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需要进行加水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计算配制时所需要浓硫酸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浓硫酸的体积;(2)由49g20%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解析】 (1)设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C. 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 【解析】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叙述正确;B、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叙述正确;C、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叙述错误;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叙述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