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Al 。 Ca(OH)2+CO2═CaCO3↓+H2O 。 2Al+3CuSO4═Al2(SO4)3+3Cu 。 2 。 【解析】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C 【解析】 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有_______;

(2)化学反应中种类一定变化的是_______;

(3)一定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5)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7)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9)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分子、原子 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核、质子 分子、原子、中子 电子 质子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 【解析】 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电子质量很小)带负电,两者的带电量相同,一正一负,所以整个原子显示的是电中性;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除了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外,还用于污水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钠中含有7个原子

B.高铁酸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高铁酸钠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B 【解析】 试题A、高铁酸钠中含有很多个原子,不是7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高铁酸钠是由钠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高铁酸钠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4)=7: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组都属于阳离子 B. ②组都属于阴离子

C. ③组属于一种原子 D. ④组属于一种元素

D 【解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A. ①组前一图表示原子,后一个是阳离子;B. ②组前一个属于阴离子,后一个是原子;C. ③组质子数不同,所以是不同的原子;D、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④组属于一种元素;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Fe、CuO、C三种黑色固体粉末

滴加稀硫酸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

蒸发溶剂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碳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燃烧煤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

C. 工业要革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D. 洗米水浇花,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以节约用水

A 【解析】 A、燃烧煤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产生了一些空气污染物,故A符合题意; B、使用共享单车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要革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农洗米水浇花,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以节约用水,能保护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有一包不纯的样品,可能混有、K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定含有 B. 样品中-定不含KC1

C. 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D. 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

AC 【解析】 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纯碳酸钠的质量为x,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y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4.4g == x=10.6g,y=7.3g 由于碳酸钠样品不纯,故一定含有其他物质,根据平均值法,其中混有的物质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钠强,另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A 【解析】 NaOH去除MgCl2,Na2CO3去除CaCl2,BaCl2去除Na2SO4。唯一需要确定的顺序是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后,因为如果氯化钡靠后,过量的氯化钡无法被去除。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