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①CO;②CO2;③CO、CO2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M1M2△m1即(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M3M4△m2即(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①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69.89g65.49g△m1
烧杯+澄清石灰水118.9g122.6g△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③成立.
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反应方程式为C+CuO$\frac{\underline{\;高温\;}}{\;}$Cu+CO↑
②原因二: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反应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BCD.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定量分析】6克碳与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石灰水吸收,可得到沉淀多少克?100克.

分析 【提出猜想】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应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和CO2三种情况;
【实验并记录】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分析作答;根据产生一氧化碳的原因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设计方案】(1)从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考虑;
(2)从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考虑;
【反思与评价】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根据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的原因;
【定量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作答..

解答 解:【提出猜想】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应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和CO2三种情况;
故答案为:CO、CO2
【设计方案】(1)因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是CO,所以猜想①成立;
故答案为:①;
(2)因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m2
故答案为:=;
【实验并记录】根据实验数据得到,△m1=M1-M2=69.8g-65.4g=4.4g;△m2=M4-M3=122.6g-118.9g=3.7g,△m2≠0且△m1≠△m2,因此猜想①②均不正确,猜想③成立.
故答案为:③;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反应方程式为 C+CuO$\frac{\underline{\;高温\;}}{\;}$Cu+CO↑;
②原因二: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反应方程式为 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反思与评价】反应物是碳和氧化铜,反应条件是高温,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若装置漏气,对△m1没有影响,但生成的CO2部分漏出,造成△m2偏低,故A选;
B、若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会造成CO2偏低,△m2偏低,故B选;
C、若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会造成△m2偏低,故C选;
D、若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会造成△m2偏低,故D选.
故答案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ABCD.
【定量分析】设可得到沉淀质量为x,由C→CaCO3知:在整个转化过程中,6份质量的C参加反应最后可得到100份质量的CaCO3,所以,6克碳与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石灰水吸收,可得到沉淀100克.
故本题答案为:
【提出猜想】③CO、CO2
【设计方案】(1)①;(2)=;
【实验并记录】③; 
  原因一:C+CuO$\frac{\underline{\;高温\;}}{\;}$Cu+CO↑;
  原因二: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反思与评价】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ABCD;
【定量分析】:100克.

点评 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同学们只有充分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才可做好此题.从此题也可以了解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学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  b锥形瓶.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填字母),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写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3)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 填字母 ),但有一点不足之处是试管口没有棉花团,该错误导致的后果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
已知氨气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氨气的收集装置应该选择D(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氢气可作清洁燃料B.活性炭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  )
A.点燃B.通入澄清石灰水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通过木炭层进行吸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熄灭火焰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由分子构成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钛(Ti)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主要成分
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frac{\underline{\;Ar\;}}{△}$2MgCl2+T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除去 CO2中的 O2通过足量的灼热的铜网
B实验室制取CO2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C除去 CO2中的 CO在氧气中点燃
D鉴别O2与 CO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用化学符号填空(每空只填一个).
①四个氮分子4N2
②七个钾原子7K;
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stackrel{+2}{Mg}O$;
④两个钙离子2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