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 质 | 共 性 | 特 性 | |
A | CO、CO2 | 常温下,都是气体 |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B | H2、CO | 都有可燃性 | H2有毒,CO无毒 |
C | 浓硫酸、浓盐酸 | 水溶液都显酸性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
D | KMnO4、H2O2 | 都能够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 | 常温下KMnO4是固体、H2O2是液体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碳的两种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B、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是一种污染性气体而氢气无毒; C、浓硫酸、浓盐酸都是酸溶液,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对D、高锰酸钾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但常温下高锰酸...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5月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C 【解析】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剩余的气体共占空气体积的1%,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A. 氧气可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
B. 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A 【解析】 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氧气是助燃剂,没有可燃性,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正确;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正确;D、氢氧化铝具有碱性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时,使用______(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放一种紫黑色的药品是_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4)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条)_________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待_____________时,已经收集满气体;
(7)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值得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______,收集氨气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
(8)实验小组后来改进了实验,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在理解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归纳本实验的目的:(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等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时A、E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最低处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 【解析】 (1)仪器①为酒精灯;②为铁架台;③为水槽;④为集气瓶。(2)组装好仪器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下列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D为淡黄色固体粉末,E为液态金属。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部分反应后的物质已略去)
(1)写出气体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SO2KClO3KCl+O2Hg+O2HgO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D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为硫,E为液态金属,可为汞;D和C反应生成F,那么C为氧气,F为二氧化硫;C和E反应生成G,G能分解生成C和E,那么G为氧化汞;固体A和固体B生成C,那么A和B分别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1)由推测可得为二氧化硫; (2)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3)为汞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C.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解析】 试题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B.氯酸钾受热可以分解出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加快反应的进行,错误;C、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态氧,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一个电子的质量等于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X | Y | ||||||
Z | W |
(1)X能形成多种单质,写出其中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
(2)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Y______W(填“大于”或“小于”)。
(4)W位于周期表的_____周期,_____主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中心元素可用字母W表示)
(5)“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捕捉”CO2过程图回答问题:
①加入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分离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②可循环利用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③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金刚石、石墨或 C60 等大于三VI(写 6 或六也可)H2WO4Ca(OH)2或CaO;过滤;NaOH;CaO。 【解析】 本题考查了(1)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2)①根据生石灰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考虑,根据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方法;②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考虑;③根据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指在前面的反应中是反应物,后面的反应中是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古代很多诗词蕴含了好多哲理和化学知识。下面有关诗词对化学实验现象或化学实验过程分 析错误的是
A.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表明玉熔点高且不易分解
B. “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淘金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中过滤的方法
C.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燃烧放热,熔点很低,使蜡烛融化
D. “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诗中的石烟是指石油燃烧产生的烟
B 【解析】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真正的玉较长时间的灼烧不发生变化,表明玉熔点高且不易分解,正确;B、沙里淘金,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在用水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去。淘金是利用物质密度的差异将物质分离,不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中过滤的方法,错误;C、燃烧是放热反应。蜡烛燃烧放热,蜡烛熔点很低,蜡烛融化,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2H2OO2↑+2H2↑
B. H2O+CO2═H2CO3
C. Zn+2HCl═ZnCl2+H2↑
D. BaCl2+2AgNO3═2AgCl↓+Ba(NO3)2
B 【解析】 A、2H2OO2↑+2H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H2O+CO2═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Zn+2HCl═Zn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BaCl2+2AgNO3═2AgCl↓+Ba(NO3)2,该反应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