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进行分析;
(3)根据图中可以看出B点时稀盐酸过量,所以此时的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进行分析;
(4)根据(2)的分析可以知道A点为稀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所以可以据此结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5)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z 73g×10%=7.3gy X
$\frac{106}{z}$=$\frac{73}{7.3g}$=$\frac{117}{y}$=$\frac{44}{X}$
z=10.6g
X=4.4g
y=11.7g
(3)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已是完全反应,再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就有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
(4)根据(2)中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即氯化钠的质量为:22.3g-10.6g+11.7g=23.4g,
溶液的总质量为22.3g+109.1g+73g-4.4g=200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23.4g}{200g}$×100%=11.7%;
(5)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frac{10%×146g}{36.5%}$=40g,需要水的质量为:146g-40g=106g,所以需要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最简比为:40g:106g=20:53.
故答案为:(1)Na2CO3+2HCl═2NaCl+H2O+CO2↑;
(2)$\frac{73}{7.3g}$=$\frac{44}{X}$;
(3)NaCl和HCl;
(4)11.7%;
(5)20:53.
点评 本题较好的考查学生利用图象来分析化学反应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图象中的关键点及线的变化所表示的含义,将图象和化学反应紧密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 |
B.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C. | 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等于16:11 | |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有AlCl3、MgSO4和CuSO4 | |
B. | 一定有AlCl3和MgSO4,一定没有盐酸 | |
C. | 一定有AlCl3和MgSO4,可能有盐酸 | |
D. | 一定有AlCl3和CuSO4,可能有Mg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
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 |
C.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
D. | 分子不停地运动,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剩余的药品可以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 | |
B.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
C. | 为了实验现象明显,药品应多多益善 | |
D. |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的外壁擦干,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 |
E. | 用过的滴管均应清洗后放回原处 | |
F.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C→D+B | B. | D→A+C | C. | D$\stackrel{B}{→}$A+C | D. | A+C$\stackrel{B}{→}$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