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等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减去剩余固体的质量,既氧气的质量等于15.5g-10.7g=4.8g,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数据计算既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等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减去剩余固体的质量,既氧气的质量等于15.5g-10.7g=4.8g,
(2)设生成4.8克的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x.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45            96
  x            4.8g
$\frac{245}{x}=\frac{96}{4.8g}$
x=12.25g
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5g-12.25g=3.25g,
由于生成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所以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10.7g-3.25g=7.45g.
答:(1)制得氧气4.8克剩余;(2)剩余固体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质量是3.25克,KCl的质量是7.45克.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试管内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质量,再根据氧气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一步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Mg;
(2)2个氮气分子2N2
(3)5个硫酸根离子5SO42-
(4)甲烷CH4
(5)+6价的硫元素$\stackrel{+6}{S}$;
(6)由Fe3+和OH- 构成的氢氧化铁Fe(OH)3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8)碳酸氢铵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湿衣服晾干、铁铸成锅B.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C.蜡烛燃烧、钢铁生锈D.牛奶变酸、玻璃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试用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或现象.
(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为什么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了燃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现象描述:
①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②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③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C.①②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图回答 

(1)通过已有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
A.分离空气      B.加热分解高锰钾酸     C.分解过氧化   D.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
(2)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的原因是能够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3)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可用装置A做发生装置,注射器中应放的物质是双氧水,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写出其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优点是②④(填编号).①生成物只有气体;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④可以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
(4)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D(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我国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更显示了铁拳整治环境污染的坚强决心.请简述保护水资源的三个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学生为了鉴别稀H2SO4,Na2CO3、NaOH溶液、盐酸四种无色溶液,分别取少许放入试管,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请你填写下列有关试剂名称和结论

A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钠;B是稀硫酸;D是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A
A.铁与铜--观察颜色
B.蔗糖和食盐--溶解性
C.氧气与氮气--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