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含有H2,N2,CO2,C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灼热CuO的和浓H2SO4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A、N2
B、N2和CO2
C、H2和CO2
D、H2和N2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则一些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酸性物质被吸收,再通过灼热CuO这时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会与氧化铜反应而被除掉,浓硫酸吸收了水分.
解答:解:由于所给气体中只有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CO2没有了,H2、CO都能与灼热CuO反应,H2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被浓H2SO4吸收了,CO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又生成了新的CO2,所以通过灼热CuO后,H2、CO没有了,所以最后剩余的有N2和CO2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忽略了氢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的生成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1)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变化是
 
;b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烧杯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请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常状况下,氢气与氧气看起来很像,在实验室既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在高温条件下,它可以和许多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常用来冶炼金属,它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热.氢气不仅是高能燃料,也可以用作制盐酸、合成氨等化工生产的原料,还可以制取金属和单晶硅.
根据以上信息归纳整理:
(1)氢气的物理性质是
 

(2)氢气的化学性质是
 

(3)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
(1)在实验时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3)为了防止人员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4)实验装置图中采用B装置,其作用有
 
.①处理尾气一氧化碳②检验二氧化碳③吸收部分二氧化碳
(5)在该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物质
性质
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氧化铁铁粉
颜色黑色黑色红色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不能不能
【实验与猜想】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
 
 c
 

③为了证明黑色固体不含铁粉,该兴趣小组同学取黑色固体进行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黑色固体不含铁粉
【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推断出此实验中得到的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拓展应用】结合教材实验,你从该实验获得的启示是
 
,若要得到铁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也可以提高反应温度,因此我们可以将本实验中用到的酒精灯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200克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木柴架空一些,可以使火燃烧更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是初中化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物质,其中A、B是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推断:
(1)C的化学式为
 

(2)D物质在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物质主要是B,则B的化学式为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A、B组成元素相同,且通常A为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是A 物质的矿物名称是
 
;B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
 
,物质A~G中与物质E具有相似用途的是
 
(填序号).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