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镁条可以在CO2气体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据此,有学生预测金属钠也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为了确定钠在CO2气体中燃烧的产物,该学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已知反应,PdCl2+CO+H2O=Pd(黑色)+2HCl+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如果将实验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备CO2用于该实验探究,那么图1实验所示装置中,装置2和装置3中分别盛放的试剂为:b(选填字母)
a、Na2CO3溶液和浓硫酸             b、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c、浓硫酸和NaHCO3溶液            d、浓硫酸和NaOH溶液
(3)为了使制备CO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图1虚线方框内应选用装置:C(填图中字母代号)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打开虚线方框内装置的开关,待装置5中出现浑浊的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装置中的氧气和钠反应.
(5)如果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将该残留固体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钠与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frac{\underline{\;\;△\;\;}}{\;}$Na2CO3+CO;如装置6中无明显现象,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该残留固体混合物加入盐酸也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钠与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2Na2CO3+C;
(6)实验教师要求该学生不仅要检验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还要检验其中是否含有Na2O和C.当确认Na充分反应后,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Na2O和C;取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试管中剩余残留固体,说明残留固体是碳酸钠和碳.

分析 (1)镁中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C装置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一氧化碳,或生成碳酸钠和碳.

解答 解:(1)镁条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故填: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图1实验所示装置中,装置2和装置3中分别盛放的试剂为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分别用来除去氯化氢气体、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故填:b.
(3)为了使制备CO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图1虚线方框内应选用装置C,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故填:C.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打开虚线方框内装置的开关,待装置5中出现变浑浊的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装置中的氧气和钠反应.
故填:浑浊;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装置中的氧气和钠反应.
(5)如果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一氧化碳,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将该残留固体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生成的固体是碳酸钠,则钠与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frac{\underline{\;\;△\;\;}}{\;}$Na2CO3+CO;
如装置6中无明显现象,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该残留固体混合物加入盐酸也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固体是碳酸钠和碳的混合物,不可能是碳酸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因为那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化钠时无法配平,即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钠和氧化钠,则钠与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2Na2CO3+C.
故填:2Na+2CO2$\frac{\underline{\;\;△\;\;}}{\;}$Na2CO3+CO;4Na+3CO2$\frac{\underline{\;\;△\;\;}}{\;}$2Na2CO3+C.
(6)实验方法是:取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试管中剩余残留固体,说明残留固体是碳酸钠和碳.
故填:取装置4内的残留固体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试管中剩余残留固体,说明残留固体是碳酸钠和碳.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李老师拿来铁、铜、银三种金属,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1)一组同学做了如图①②③三个实验,未能确定其活动性顺序的原因是铜、银都不与盐酸反应,小明提出再补充实验④,就可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2)二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③(填序号)可以不做,也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三组同学认为改用三种药品也可验证出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三种药品是铁、硫酸铜、银(或硫酸亚铁、铜、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自来水和蒸馏水加肥皂水过滤
B尿素和碳铵闻气味加稀盐酸
C羊毛和涤纶点燃闻气味用手触摸
D18K黄金和黄金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颜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OB.AuC.O2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试写出下列几种情况的“先”与“后”
(1)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后装入药品.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3)稀释浓硫酸时,先放水,后倒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CaCO3→CaO→Ca(OH)2      ④Na2CO3→NaCl→NaNO3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1)向试管中加少量稀盐酸,插入X,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在(1)所得溶液中插入Y,无明显现象. 
(3)在(1)所得溶液中插入Z,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
A.Z>X>Y    B.X>Y>Z    C.Z>Y>X    D.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药品在实验室均需密封保存,其原因与空气中的成分无关的是(  )
A.浓盐酸B.浓硫酸C.铁粉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C、O、H、Ca是常见的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Ca(OH)2;(2)初中化学实验最常用溶剂H2O;
(3)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生石灰CaO;(4)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