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6、“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句话引自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其中“曾青”是指
硫酸铜溶液
分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CuSO4+Fe=Cu+FeSO4
解答:解:这句话是古代通过置换反应来冶炼铜,即CuSO4+Fe=Cu+FeSO4,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
点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是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资料1】有A、B、C、D四种物质,①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而且A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B和C;②有一种银白色固体,用砂纸打磨后能在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
【资料2】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术书》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就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到宋朝时期,冶炼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
(1)试推出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是
H2O
H2O
;B是
H2
H2
;C是
O2
O2
;  D是
Fe3O4
Fe3O4
.(填化学式)
(2)写出本题中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分顺序)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3Fe+2O2
 点燃 
.
 
Fe3O4
3Fe+2O2
 点燃 
.
 
Fe3O4
Fe+CuSO4═Cu+FeSO4
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3?黄冈)初中学习了氢、氧、碳、铁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知识.请回答:
(1)由H,0,C,Fe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CO2
CO2
,属于无机含氧酸的是
H2CO3
H2CO3
,属于碱的是
Fe(OH)3
Fe(OH)3
,属于有机物的是
CH4 C2H5OH
CH4 C2H5OH
(只写两种)(以上各空均填写化学式).
(2)氢气作为高能燃料具有的3个优点是①
来源丰富
来源丰富
,②
单位质量的氢燃烧时发热量大
单位质量的氢燃烧时发热量大
,③
燃烧后不产生污染
燃烧后不产生污染

(3)我国古代用墨写的字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其原因是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冬天用煤火取暖,因排气不良,易发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一氧化碳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大大减弱
一氧化碳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大大减弱
.潜水艇中须配备氧气再生装置,利用的是过氧化钠(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4)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的冶金工业发展很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即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以置换出铜.这里的“铁”是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华是个细心的女孩,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她发现不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而且我们所学的成语、诗歌、俗语等也蕴含着不少的化学原理.请你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有关内容 化学原理
示例: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Fe+CuSO4═Cu+FeSO4
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③百炼成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