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后生成两种单质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 该反应中分子数量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是生成物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该反应中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用正确的试剂成功探究出了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可以选择Ca(OH)2溶液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氧化铟锡是触摸屏技术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氧化铟(Y2O3)中,铟元素(Y)的化合价为
A. 0 B. +2 C. +3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进行系列实验。
(査阅资料)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进行实验。
序号 | | |
装置 | ||
反应后物质的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
| 1:9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
| 1:10 |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 |
| 1:11 |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
| 1:12 | 无黑色物质 | |
| 1:13 |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
(1)实验中,证明产生了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比更好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_。
(5)为检验的红色固体中是否请你设计实验方案三方法、现象及结论
方法:______。可能的现象及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⑤用了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气体
A. ①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
E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2分)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A、C装置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 (填现象)。
(3)乙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基础实验后,他还想进行蜡烛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情况的探究,现要较简便地获得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