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并将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 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正确.
C、青蒿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
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有黑色固体生成,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集气瓶底部炸裂;
(3)实验丙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O2+H2O=H2CO3
(4)实验丁中观察到滴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逐渐变红,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B.
区别硬水和软水
C.
证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
D.
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同学们对某化学反应的共识如下:①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②属于化合反应③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④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符合以上要求的反应是(  )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误食会中毐.隔绝空气加热时,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B.NH3C.N2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所采用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4)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玻璃钢    B.石墨    C.小苏打    D.氮气    E.金刚石    F.锰钢
(1)可用于制造钢轨的是F;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C;
(3)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4)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物质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
AMnO2和KCl固体分离加水溶解、过滤、洗涤、蒸发滤液
BCuSO4溶液(H2SO4除杂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C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鉴别取样分别加入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变色情况
DCO2(H2O)干燥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见著者微,见微者著”是化学思维方法之一.
(1)从宏观到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间有间隔.
②X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则X分子中一定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图1 中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阴(填“阴”或“阳”)离子.
②图1中微粒ABCD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填编号)
③图2为甲与氧气在点燃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