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锈蚀
B、缓慢氧化
C、食盐溶解
D、酸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色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金属锈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食盐溶解只是离子在水中的自由移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酸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色是由于酸溶液与石蕊发生了化学变化,使其变为红色,故D错.
故选C.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量的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
A、铁B、铜C、铁、铜D、铁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稀盐酸、稀硫酸等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共同的(  )
A、Cl-
B、H+
C、Na+
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一定有颜色、状态的变化
B、一定有气体的生成
C、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一定有新物质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反应物、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及溶解性
D、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烟
C、用托盘天平称取5.4g氯化钠
D、用10mL量筒量取9.54m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2CuO
  △  
.
 
2Cu+CO2
B、CO+CuO
  △  
.
 
Cu+CO2
C、2Al+3H2SO4═Al2(SO43+3H2
D、H2+CuO
  △  
.
 
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只要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