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1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图2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MgCO3

分析 【提出猜想】水垢主要成分为不溶性或微溶性的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结合溶解性表,分析表中不溶或微溶物,对水垢成分进行猜想;
【设计方案】(1)利用氢氧化钙能与可溶性碳酸盐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可采取滴加碳酸钠溶液的方法检验清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2)可利用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通过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测定水垢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判断水垢中碳酸盐的组成;
【实验结论】综合整个探究过程,得出水垢主要成分的结论.

解答 解:【提出猜想】根据查阅到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表,氢氧化镁和碳酸钙不溶,而氢氧化钙和碳酸镁微溶,因此,猜想水垢中一定含有不溶的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可能含有微溶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镁;故答案为:CaCO3;MgCO3
【设计方案】(1)为检验氢氧化钙,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所取上层清液中不含氢氧化钙;故答案为:Na2CO3溶液;
(2)a、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因装置漏气而造成结果错误,在进行实验前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故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
b、干燥管内碱石灰因吸收二氧化碳而质量增加,干燥管增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根据测量结果所得曲线,最终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24g;
假设50g水垢全部为碳酸钙或碳酸镁,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x、y.
CaCO3~CO2
100    44
50g     x
则$\frac{100}{44}=\frac{50g}{x}$,解得x=22g<24g,因此水垢不能全部为碳酸钙;
MgCO3~CO2
84     44
50g    y
则$\frac{84}{44}=\frac{50g}{y}$,解得y≈26.2g>24g,因此水垢一定含有碳酸镁;
故答案为: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该水垢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钙;根据乙同学的实验探究,该水垢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镁;因此,水垢的主要成分应为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混合物;故答案为:Mg(OH)2、CaCO3、MgCO3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CaCO3,MgCO3
【设计方案】(1)Na2CO3溶液.(2)a. 装置的气密性.b. 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Mg(OH)2、CaCO3、MgCO3

点评 根据装置的特点及装置中所盛放药品的性质,对装置的作用进行理解,是解决给出实验装置类探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空气质量日报中不需报告的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H、C、O、Na、Fe、Cl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①遇到干旱时节,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CO2
②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NaCl;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④可用来冶炼铁的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五氧化二磷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H2O═2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①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
②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
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B(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从硅的氧化物可以制取硅单质,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粗硅的制取:SiO2(石英砂)+2C(焦炭)$\frac{\underline{\;高温\;}}{电炉}$Si(粗硅)+2CO↑
由粗硅制纯硅(常用方法):Si(粗)+2Cl2$\frac{\underline{\;高温\;}}{\;}$SiCl4   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温\;}}{\;}$Si(纯)+4HCl
(1)根据上述信息,请补全制取纯硅的简易流程图:

(2)根据已有知识和上述信息,进行总结归纳:
①完成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I)+化合物(I)=单质(Ⅱ)+化合物(Ⅱ).
②填写下表:
单质(I)单质(Ⅱ)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例)
A金属非金属Fe+2HCl=FeCl2+H2
B金属金属Cu+2AgNO3=Cu(NO32+2Ag[单质(I)为铜]
C非金属非金属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D非金属金属H2+CuO $\frac{\underline{\;\;△\;\;}}{\;}$ 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3个氢氧根离子3OH-
(2)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Ca}O$;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4)一种常用的溶剂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大多数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乙炔+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碳+水
B.碳+氧气$\stackrel{加热}{→}$二氧化碳二氧化锰加热
C.铜+氧气$\stackrel{点燃}{→}$ 氧化铜
D.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1)锌和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2)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
(3)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