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B. 乙、丙均为氧化物
C. 转化①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黑色固体是酒精燃烧生成。
猜想2:黑色固体是铜与空气反应生成。
(查阅资料)
(1)酒精等含碳物质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燃烧生成炭黑,炭黑难溶于水,与稀硫酸不反应。
(2)氧化铜加热时能溶于稀硫酸生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 铜片表面_______(“变”或“不变”)黑。 | 猜想1不正确 |
实验二:另取一小段光亮铜片用金属铝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一段时间后,打开包裹的铝箔,观察现象。 | 刚打开包裹的铝箔时铜片不变黑;一段时间后铜片变黑。 | 猜想2正确 |
实验三:再取一小段光亮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然后把附着黑色固体的铜片投入到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热。 | 盛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消失,溶液____。 | 猜想2正确 |
(反思拓展)
(1)请用符号表达式表示黑色物质的来源:_______;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请在反应中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图示。_______
(2)实验二用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裏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有从反应物和从生成物两个角度。上述实验主要从反应物角度设计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从该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碘 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里中子数为53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水 B.氧气 C.氮气 D.氖气 E.二氧化碳 F.水银 G.明矾 H.氢气
(1)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________; (2)用于工业炼钢的气体________;
(3)属于稀有气体的气体________; (4)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
(5)普通体温计中的金属________; (6)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KClO3和MnO2组成的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将13.0g该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加热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 B. 共生成3.2g氧气
C. 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2g D. 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0.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物质或仪器 |
A | 银白色金属 | 银、铝、铜 |
B | 大气污染物 | 固体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
C |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 高锰酸钾、铜绿、碳酸氢铵 |
D | 可加热仪器 | 试管、烧杯、量筒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康区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该实验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______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大家一致选择了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该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的水到吸入集气瓶中,瓶内水面最终约至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该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康区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 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