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a进(填:“a”或“b”),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D或E.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分析 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甲烷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

解答 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因为C比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a;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甲烷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A;D或E;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2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D.该反应体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回收家电废品时,发现一种含有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时,取该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5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2g.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2)求样品中铜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将19.4克含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样品放入20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得到食盐溶液215克,将所得食盐溶液蒸发掉10克水,得到10%的食盐溶液.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数是多少?
(3)215克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 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Ⅱ中x的值应为3.0g.
(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1%0.1g9mL
50.0g2%0.1g16mL
50.0g4%0.1g31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图1中的c装置(填编号)
实验结论: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看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3)丙同学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也能达到乙同学的实验目的.而丁同学发现二氧化锰与双氧水混合后电子天平读数逐渐减小,因此丁同学认为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看法错误(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氧气逸出.
(4)实验反思: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外,温度(写一种)也会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的固体,B为白色的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箭头所示:
(1)写出A的化学式为C.
(2)若D为无色的溶液,则D为H2CO3(填化学式).
(3)写出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有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向进行,化学反应E→C,写出另一个发生逆向转化的例子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BD(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已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4)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frac{m(c)}{m({O}_{2})}$】甲【$\frac{m(C)}{m({O}_{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frac{m(C)}{m({O}_{2})}$】甲>(填“>”“<”或“=”) 【$\frac{m(C)}{m({O}_{2})}$】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I;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B;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D;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G;
⑤量取液体时,需要用H和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r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