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6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只有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含少量甲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乙中的甲

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 解:
A、在t1℃时,甲的溶解度使30g,说明100g水中溶解30g,50g水中溶解15g,形成饱和溶液65g,故说法正确;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和乙均有固体析出,只有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
C、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时则无法比较,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所以,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曲线的变化趋势、陡度及其含义,及其曲线上的点和其交点所表示的意义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长颈漏斗,⑨水槽
(2)小小李同学选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⑧⑨(填序号),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若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使用的仪器是②③④⑦(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与A、B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红棕色的固体物质C,C-D用于冶金工业,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
(1)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支持燃烧.
(2)物质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写出图中的一个化合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4)写出(3)中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c(填字母代号);
(3)将t2℃时,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试管中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B.熟石灰可以改良碱性土壤
C.盐酸可用于制造氯化锌等药物D.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将铁钉(a)放入潮湿的空气中易变成锈蚀的铁钉(b),把锈蚀的铁钉(b)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得到光亮的铁钉(c).
(1)a、b、c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序是b>a>c;
(2)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03+3H2SO4=Fe2(SO43+3H2O,若仅进行该反应的实验,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1)提出问题:残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NaOH)”;
【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Na2CO3)”.
(3)实验与结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之溶解,往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NaOH与Na2CO3的水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③以下是乙同学设计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
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④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军和小明两位同学想用野外的“石头”代替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他们找到一块石头(白色),为了确定其能否作代用品,请你参与他们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活动.
[查阅资料]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1)小军的探究过程是: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3
[实验验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成立.
(2)小明的探究过程是: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
[设计方案]
操  作现  象结  论
石头样品变疏松石头样品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H20+CaCO3
固体部分溶解,测得pH约为12该滤液呈碱性.白色固体中含有氧化钙
[反思与评价]小明的探究过程能证明他的猜想吗?请说明理由.不能,固体部分溶解说明还有未分解的碳酸钙
(3)根据探究,推测此石头样品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发酵制酒精B.二氧化碳压缩成干冰
C.木材制成桌椅D.蒸发海水制得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