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B.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D.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分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没有新物质的生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据此解答.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从而减少氟利昂的排放,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故A正确;
B.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的新状态,在常温下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为信息题,准确把握所给信息、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从分子的角度认识B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水结成冰--分子间隔改变;
水的电解--分子发生改变;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试管--先预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
C物质的分类D除杂的方法
有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由一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
铜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氢气中混有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钙--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霉变花生清洗后直接食用
B.液化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
D.食用适量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可预防夜盲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酸根RO42-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  )
A.+8B.+7C.+6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3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丙(填甲或乙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果肉上也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苹果的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查阅资料】苹果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实验探究】针对以上猜想,活动组主要采用对比实验 科学方法对所有猜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了验证,并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BC(填字母编号)试管中的苹果生锈.
【得出结论】苹果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反思与评价】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原因是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隔绝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块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反应类型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A、CuO+CO$\frac{\underline{\;\;△\;\;}}{\;}$Cu+CO2
B、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C、SO2+2FeCl3+2H2O=2FeCl2+2HCl+H2SO4
D、NaHSO3+NaClO=Na2SO4+HCl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将绿矾(FeSO4•7H2O)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氧化铁和另外三种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rac{\underline{\;\;△\;\;}}{\;}$Fe2O3+SO2↑+SO3↑+1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与E装置的导管c(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用E装置手机慢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