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向盛满纯净氢气的集气瓶中插入一支点燃的蜡烛,拿出来,再插入,这样反复操作数次,每次现象均为:燃着的蜡烛在瓶中熄灭,在瓶口又复燃.以下由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石蜡蒸汽的密度比氢气小B.氢气也可以灭火
C.在无氧气环境下氢气无法燃烧D.瓶内外石蜡蒸汽着火点各不相同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推出结论的能力,要结合日常学习和实验来解答,也可以由氢气的性质反推现象.

解答 解:A、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A错误;
B、由燃着的蜡烛在瓶中熄灭,说明了氢气也可以灭火,故B正确;
C、由于氢气在氯气中也能燃烧,故C错误;
D、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较容易,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导出物质的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技能,因此我们要在平时重视实验的学习和训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3)高温下水蒸气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气和氧化铁:2FeO+H2O$\frac{\underline{\;高温\;}}{\;}$Fe2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是逐渐减小,B点表示的含义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主要微粒有Na+ Cl-H2O(写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根据物质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图回答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根据图1关系,A物质可以为C(填标号).
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
由Na2CO3与A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根据图2关系,A物质可以为H2O(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例你生活中常食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鱼,黄瓜(各1种).
(2)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③(填序号).
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②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5价
③碘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瓜果中
(3)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②④(填序号).
①不锈钢炊具       ②合成橡胶手套         ③纯棉饰品        ④电话塑料外壳
(4)潍坊许多公共金属设施使用了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氟碳漆,这种漆可以使设施的抗腐蚀能力提高3到5倍,其防锈的原理是(根据生锈条件说明)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5)服装的面料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方法,如何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取少许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灼烧,能燃烧成粉末的是天然纤维,燃烧时不能成粉末的是合成纤维.
(6)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H4+2H2O.
(7)“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下列成语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鸡飞蛋打B.拔苗助长C.滴水石穿D.灰飞烟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同”);
(2)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3)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4)t2℃时,等质量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的是甲,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B.氧分子:OC.铜离子:CU-2D.硫酸钠:N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1)下列图甲、图乙代表水的两种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表示氢原子,图“”表示氧原子)

①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图甲变化的原因:受热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②图乙中: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3个“”微粒.
③图甲和图乙两种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甲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乙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④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微观粒子的其它性质: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①将厨房中常用的四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c(填序号).
a.蔗糖     b. 花生油     c. 味精     d. 面粉
②现欲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