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物质 A、B、C 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像回答:
①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②A、B、C 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___________。
③t3℃时,A 物质 50 克放入 50 克水,所得溶液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④A 中含有少量 B 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A 的实验操作是: a配制热饱和溶液;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烘干。
【答案】B>A=C C 饱和溶液 44.4% 降温结晶 过滤
【解析】
①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②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可能是气体;
③由图可知,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A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A物质,故t3℃时,A 物质 50 克放入 50 克水,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A 中含有少量 B 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A 的实验操作是: a配制热饱和溶液;b降温结晶;c过滤;d烘干;故填:降温结晶、过滤。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________℃;
(2)在t3℃时,将30 g A物质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它们各自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最简单的有机物,M、N是两种常见的单质,其中M、B是生命活动中不可少的物质,D是有毒的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反应条件略)
据此推断,单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N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____;B、______;C、_____;D、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记录)A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图:若同学们在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后来又出现沉淀,于是同学们得出试管中硫酸在A过程时已被耗尽。你认为他们的结论_____(填是或不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
(探究活动)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同学们又开始探究滤液C中都含有哪几种离子。
(提出问题)滤液C中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乙同学猜想:Na+、Cl-、Ba2+;你的猜想:_____(填离子符号);
(设计与交流)为了证明究竟是哪一种情况,讨论中甲同学认为:可以分别取样于两只试管中,然后向其中一只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无现象再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即可达到目的;乙同学认为只用一只洁净试管,只取一次C中废液,只加一种足量试剂即可得出结论!你认为这种试剂是_____,理由是_____;
(反思与总结)经过同学们讨论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从化学实验的角度实验要本着现象明显、_____是相对科学和简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向pH=2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
B. 表示一定量的Fe加到AgNO3溶液中
C. 表示在20℃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KNO3晶体
D. 表示等质量的Mg和Zn分别加足量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方案一 |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二 | 步骤一: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 |
步骤二: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三成立 |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
(拓展延伸)(1)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方案二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C. 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
D. 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______。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__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I.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________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____(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__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