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造成不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说明_____.

(2)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里,说明_____.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 【解析】 (1)造成不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2)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里,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实说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你写出两个实例:________ .

开发新能源;药物保健品的研制 【解析】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药物保健品的研制也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1身边的化学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所对应的性质关联错误的是( )

A. 医院给病人输氧——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 CO2用于灭火——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金刚石裁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D. 铝用于做导线——铝的化学性质活泼

D 【解析】 试题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由于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医院常用来给病人输氧,正确; B.由于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O2可用于灭火,正确; C.由于金刚石硬度大,故金刚石可用于裁玻璃,正确;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好,故铝可用于做导线,与铝的化学性质无关,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4物质性质的探究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据报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化学式为Cl2)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请回答:

(1)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_。

(2)上述事故发生时,人们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之一是______。

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现场 【解析】 (1)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和挥发性等; 故答案为: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 (2)氯气可与水反应,所以事故发生时,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现场; 故答案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现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4物质性质的探究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酒精用作燃料 D. 水用作制冷剂

C 【解析】 试题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利用它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D.水用作制冷剂利用水的三态的变化吸热,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4分)将有关分子的特征的编号,填在对应的叙述后面:

①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钢瓶中( );

②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 );

③路过餐馆,闻到酒菜香味( );

④木炭可以燃烧,之后得到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分)(每空1分)①B;②C;③C;④D 【解析】 试题①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②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路过餐馆,闻到酒菜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④木炭可以燃烧,之后得到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说明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 “卫岗”牌学生饮用奶

C. 调味用的食醋 D. 餐饮用的啤酒

A 【解析】 试题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冰、水是同一种物质,故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0个电子

B. 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C. 该离子是阳离子

D. 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

A 【解析】 试题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应有13个电子,错误,B、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正确,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该离子是阳离子,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故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镁属于金属元素

B.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 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D.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 【解析】 A、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C、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