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④成立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分析 (1)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答;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解答;
(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根据反应的现象分析可能混合的试管中溶液的成分.
【作出猜想】根据反应的量分析滤液的溶质成分;
【交流讨论】根据根据碳酸钠、氯化钙和盐酸的性质分析反应分析错误的猜想;
【设计实验】根据碳酸钠能与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设计实验.
解答 解: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试管A中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
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符号为:Fe2+;
(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由实验的现象可知,混合后的溶液先产生气泡,说明在E中有剩余的碳酸钠,另一支试管D中有剩余的盐酸,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应为碳酸钙,说明溶液含有氯化钙.故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混合后,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盐酸被消耗完;
【作出猜想】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碳酸钠与盐酸、氯化钙恰好反应时,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钠;当氯化钙有剩余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当碳酸钠剩余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猜想③一定不正确.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不能同时存在;
【进行实验】由于碳酸钠能与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④成立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④成立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20g 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a的饱和溶液 | |
B.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 |
C. | t1℃时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
D. | t2℃时,将75g的a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30g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2H6 | B. | C6H14 | C. | C8H18 | D. | C16H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实验室制氢气:Zn+2HNO3═Zn(NO3)2+H2↑ 置换反应 | |
B. | 保存碳铵时应避光放在阴凉处:(NH4)2CO3 $\frac{\underline{\;\;△\;\;}}{\;}$2NH3↑+H2O+CO2↑ 分解反应 | |
C. | 盐酸除水垢:2HCl+CaCO3═CaCl2+CO2+2H2O 复分解反应 | |
D. | 氢气验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化合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CuSO4═FeSO4+Cu | B. |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 ||
C. | H2SO4+2NaOH═Na2SO4+2H2O | D. | 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