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有同学在教室吃榴莲糖,整个教室都可以闻到榴莲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空气是混合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D、有同学在教室吃榴莲糖,整个教室都可以闻到榴莲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榴莲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率就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的能量越小,运动速率就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92401
反应后质量(g)x2619
(1)这一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x=25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3)按上述反应类型,任意举出一例具体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B.使用车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C.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D.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

(1)用仪器名称回答: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指出:写仪器名称,下同)
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烧杯;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集气瓶;
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铁架台;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玻璃棒;
(2)给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给物质加热时,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3)某校因仪器不足,老师发动学生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如图所列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如用A来代替试管,你认为B可代替导管,C可代替滴管,医用注射器可代替滴管、量筒等(列举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南京市高淳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

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

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

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试剂量合适),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实验现象:实验1、2、3、4中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实验5中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填编号)。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6)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元素(填名称)。

(2)水库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要测定该水库的水的酸碱度,可以选择____。(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3)野炊活动过程中,小李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填序号) 。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食醋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填符号)。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洗碗,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4)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___________隔绝。

(5)铁质容器不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其原因(用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