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一个密封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8g35g5g8g
反应后质量2gX5g42g
A.X=7g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C一定是催化剂
D.在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分析 本题可分析先A、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B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A的质量减少了8g-2g=6g,故A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6g;C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C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D是生成物,生成的D的质量为42g-8g=34g;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4g-6g=28g,故X的数值为35g-28g=7g.
A、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4g-6g=28g,故X的数值为35g-28g=7g,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是D,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C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C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则无法计算C、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①可燃物;②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最低温度(或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30克制取氧气,等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克.求:
(1)反应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I: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数据见表:
编号实验I实验II实验III
变化前4.8g112.6g118.4g
变化后8.0g112.4g118.4g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或“不变”):I增大,Ⅱ减小,Ⅲ不变.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3)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1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与稀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C中的氧化铜
B.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
C.用过量的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D.用熟石灰除去火碱中中混有的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酸的是(  )
A.白醋B.CaOC.Na2CO3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