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用途广泛.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黄铜合金的组成,称取20.00g粉末状黄铜合金样品,把60.00g稀硫酸平均分成三等份,分三次加入样品中,均有气体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16.7513.5012.40
请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20.00g合金中,锌元素的质量;
(2)第二次实验中放出气体的质量.
(3)向三次实验后所得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的BaSO4白色沉淀.所得沉淀的质量与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所用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 (1)要求锌的质量分数,已知合金的质量,因铜不与酸反应从表格可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12.40克,那么锌的质量可以计算出;
(2)要求第二次实验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从表格中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固体少了的质量即是减少的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了,由此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反应物,可求得生成物气体的质量;
(3)根据“所得沉淀的质量与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图所示”所用的BaCl2溶液的质量为200克;因为滴加BaCl2溶液要生成不溶于水的BaSO4白色沉淀,实质上是和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所以只要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就可以求出氯化钡的质量.

解答 解:(1)因为铜和锌所组成黄金中,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由表格可知铜的质量为12.40g,
则锌的质量=20.00-12.40=7.60g;
(2)由表格可知第一次剩余固体16.75g,第二次为13.50g,说明第二次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6.75-13.50=3.25g;
设第二次实验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x,l硫酸中溶质质量为y,根据题意得:
Zn+H2SO4=ZnSO4+H2
65   98          2             
3.25g y         x
$\frac{65}{3.25g}=\frac{2}{x}$
解得:x=0.1g
 (3)根据“所得沉淀的质量与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图所示”所用的BaCl2溶液的质量为200克;因为滴加BaCl2溶液要生成BaSO4沉淀,实质上是与加入的60.00g稀硫酸反应所得.由(2)可求的20.00克硫酸参加反应的质量为y; $\frac{65}{3.25g}=\frac{98}{y}$解得:y=4.9g 
20.00克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frac{4.9g}{20g}$×100%=24.5%
那么60.00克硫酸中溶质的质量=60.00g×24.5%=14.7g
设所用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为Z:
  又关系  H2SO4~BaCl2  
            98      208
         14.7g     Z
$\frac{98}{14.7g}=\frac{208}{z}$
z═31.2g.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frac{31.2g}{208g}$×100%=15%
答:(1)该黄铜合金中,锌元素的质量为7.60g;
    (2)第二次实验中放出气体的质量0.1g;
    (3)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图示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问题难度逐渐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表格中找出数量关系,掌握反应的情况;对学生读图和理解图示的能力要求较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收集装置应选择如图中C和E(填字母)装置,该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手捂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当放开手过段时间,发现导管中液面上升,液面上升的原因是外界气压较高,将水压入导管.
若用该装置与酒精灯配合使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BHGD(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干燥,无杂质,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Cl+CaCO3=CaCl2+H2O+CO2↑,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e→f→c→d(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猜想二:有X和HCl;猜想三:有X和NaOH.
X的化学式是NaCl.
【实验探究】
(1)小红取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三不成立.
(2)小军取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军同学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均不变色.
(3)小丽取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拓展】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将实验(3)中的碳酸钠换成镁条也能达到实验效果,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味精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味精的鲜味来自于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及其它成分。

(1)实验表明,味精在100 ℃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味精不能吃,对人体有害 b.尽量避免在菜肴温度较高时使用味精

c.生成焦谷氨酸钠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2)称取5.0 g味精配制成50 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____。

a.10 mL b.50 mL c.100 mL

(3)右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为测定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

实验:向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至___________,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过滤后得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实验后对比味精袋上的标签,发现所测得的NaCl的质量分数偏高,则可能的原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溶液时仰视量水 b.反应中加入的AgNO3溶液过量

c.洗涤、干燥沉淀不彻底 d.味精中有其它能与AgNO3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中的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B.

除去NaOH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加足量的稀盐酸

C.

区分实验室中的白糖与食盐

取样,尝味道

D.

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

用小木条分别蘸取少量液体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家庭小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实验 B. 自制叶脉书签 C. 配制糖水 D. 自制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燃烧和灭火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