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②5个锌离子:____________;
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
④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
(2)下图是KC1和KNO3认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40℃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
②40℃时,各取38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同时降温到10℃ ,___________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大;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K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P 5Zn2+ 3P2O5 4NH4+ 40 g KNO3 加入(适量)KCl(或降温、蒸发溶剂等)
【解析】(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2P;
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锌离子可表示为:5Zn2+;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3P2O5;
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4NH4+;
(2)①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各取38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二者的不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均析出晶体,但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大;
③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KCl)、蒸发溶剂、降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各项:①分子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 ⑤分子质量 ⑥原子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全部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多功能的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 ( )
A. 氧气 B. 碳酸钠 C. 氢氧化钠 D. 氢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t1 ℃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 t2 ℃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要将含少量HNO3的Mg(NO3)2溶液调节为中性,在不加指示剂的情况下,不适合选择的试剂是
A. NH3·H2O (氨水) B. MgCO3 C. MgO D. 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⑴装置连接的顺序是_____;你所选择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你所选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⑶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⑷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
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
④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