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碳酸盐遇酸有气泡产生,则加酸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的总称,则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 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碳酸盐遇酸有气泡产生,但加酸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锌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的总称,则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单质与元素的特征、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石灰石,小丽同学为探究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她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假设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分析下述实验过程和数据并计算:

(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多少?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查阅资料】氯化钙可溶于水.实验最后所得溶液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种溶液间能发生反应).又知A、B、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A、B所含元素各不相同;C、E均含三种元素,其中E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F是一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单质(通常状态下为气体).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Ca(OH)2
(2)F的用途供给呼吸,
(3)A→D可以通过A分别与3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反应来实现;
(4)能生成C,且反应物为两种盐的复分解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注明:C处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反应生成的气体或多余的气体反应物)
(1)探究燃烧条件:B处盛放木炭粉实验①:先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处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②: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粉燃烧;
实验③: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处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①与实验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②与实验③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另一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模拟工业炼铁: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
实验④: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在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在D处的尾气处理的方法为点燃.
(3)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B处盛放过氧化钠粉末
资料摘要: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
实验⑤:在A处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固体变成白色,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推断,该白色固体物质是碳酸钠(选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12.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6片;
②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 来补充时,
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4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食醋(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C(填序号).
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
(4)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填一条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并用提纯的铜粉制取胆矾(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用磁铁吸引.
(2)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Cl2+Cl2=2FeCl3
(3)由Cu制CuSO4溶液的途径Ⅱ中,若不通入O2,反应将不会发生,原因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是位于氢之后的,与稀硫酸不反应.途径Ⅱ与途径Ⅰ相比较,其显著的优点是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回答一点即可).
(4)FeCl3溶液可腐蚀铜以制作印刷线路板,反应只生成两种常见的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g A放入10g水中形成 15gA的饱和溶液
C.给50℃A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D.分别将一定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