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他决定从倒入氢氧化钙溶液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入手进行探究.并作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溶质为
 

20.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21.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按相关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9、①因为“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所以反应生成氯化钠;②“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③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所以猜想③: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0、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足,碳酸钠有剩余;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所以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1、如果猜想②成立,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既然有钙离子,则用二氧化碳或碳酸根进行检验.
解答:解:19、由题意,做出三种不同的猜想,了解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
20、根据题意,解释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后,所得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1、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猜想②成立:掌握检验钙离子的方法.
故答案为:19、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0、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足,碳酸钠有剩余;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1、方法一: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法二: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运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实验问题,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特定的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的砝码是:20g的砝码两个,50g、10g、5g各一个),称某物体的质量,下面记录质量正确是(  )
A、105gB、50g
C、50.1gD、5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过期粮食--陈化粮,不能作为人畜的食用粮.人们常将陈化粮用来生产酒精.其过程为:
陈化粮
水、催化剂
葡萄糖
酒化酶
酒精+二氧化碳
主要成分淀粉的化学式:(C6H10O5n
(1)写出陈化粮制酒精的化学方程式:
 

(2)生产的酒精可以添加到汽油中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的有很多优点.根据你的思考,请写出一条乙醇汽油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用质量为10克的石灰石和100克过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同学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如图函数关系.(假定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求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3)从图中有关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浙江常山胡柚闻名全国.胡柚适宜生长在PH为5.5~6.5的土壤环境中,对于PH为5.5以下的土壤,经过改良后也可种植.在胡柚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胡柚炭疽病”的发生,可适时喷洒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成熟的胡柚果实香甜可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胡柚适宜生长在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的土壤里;
(2)某块山地的土壤pH为5.5~4.8,欲种植胡柚,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是
 

(3)从事胡柚种植的果农们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均使用塑料桶或木桶,而不使用铁桶,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学习生物学已经知道: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出问题】人体所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代谢的最终产物?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化学小组设计了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在Ⅱ中看到的现象是
 

(3)试剂瓶Ⅰ的作用是
 
,试剂瓶Ⅱ的作用是
 

【归纳结论】将上述实验反复操作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是来自人进行气体交换时产生的,而不是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性;烧碱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它易跟空气中的
 
反应;写出烧碱变质的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空气里二氧化硫(SO2)是否超标呢?
[查阅资料]Ⅰ.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分别见下表:
地   区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
SO2浓度限值(mg/m30.150.500.70
Ⅱ.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硫酸钠(Na2SO4)能与氯化钡(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如不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生成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设计实验]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1)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250L.
(2)将空气样品通过NaOH溶液,加入一定量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使其中亚硫酸钠(Na2SO3)完全转化为硫酸钠(Na2SO4).
(3)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BaCl2)溶液,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2mg.
计算:250L空气样品中SO2的质量为0.33mg.由空气质量标准可得出结论:该厂排放的SO2
 
(填“超标”或“不超标”).
(4)简述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
 

[发现新问题]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测得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及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
 

[反思与应用]为尽快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①氯化钠②C60③金刚石三种物质的构成粒子按原子、分子、离子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