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造福人类。如图中金属材料的冶炼和应用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③④ D. 只有③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九单元 单元复习(二)溶液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葡萄糖 C.氢氧化钠 D.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十一单元 滚动小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操作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

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日用中分离除去

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一) 金属和金属材料 题型:选择填充题

(河北中考)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可能是铝

B. 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

C. 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题型:简答题

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题型:选择题

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O B.Fe2O3 C.CO2 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十单元 单元复习(三)酸和碱 题型:计算题

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8.8g碳酸钠溶液。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________℃时,甲的溶解度为20 g。

(2)t2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专题复习(四)实验探究题 题型: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镍(Ni,银白色金属)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金属镍和铜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金属镍加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溶液的颜色变浅,有______色固体析出

镍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

若在生成物中Ni为+2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还发现试管中有无色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十分好奇,于是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二: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E.一氧化碳

【分析推理】小明认为无色气体不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根据二氧化硫能够形成酸雨的事实,推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观点合理,于是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中,发现溶液________,证明无色气体不是二氧化硫。

综上所述,小组同学认为,无色气体可能是氢气,或者是氧气。

【设计方案】为确定气体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______________,然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处,发现气体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无色气体可能是氢气。

该实验方案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认为,还可以补充一个实验,验证无色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从而进一步证明无色气体可能是氢气。他们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