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C、微粒是真实存在的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图片苯分子图象反映了分子间存在间隔;图片通过硅原子的图象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据此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即可.
解答:解:A、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通过硅原子的图象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该图和其它图片中没有体现分子可以再分;故B不正确;
C、通过两个图象可知微粒是真实存在的;故C正确;
D、通过对两幅图片的分析可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构成物质基本微粒的认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SiO2
B、CO2
C、MgO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Na2SO4和Na2SO3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为32%,则混合物中O%为(  )
A、41.8%B、46%
C、22%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
2Mg+CO2 
 点燃 
.
 
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1)【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Na2O、C       ②
 
、C     ③NaOH、C      ④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
 
(填序号)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3)【验证猜想】
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燃烧产物中肯定有
 
(2)取(1)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
(3)取(2)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
 
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燃烧产物中肯定有
 
(4)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
 

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
 
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任写一种试剂).
(5)【结论】猜想
 
(填序号)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无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析如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其反应类型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白色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气体,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若向A物质中加入一种黑色的固体E,则A的分解速度加速,而E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
(1)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D
 
;E
 

(2)写出A在有E参加的条件下分解生成B、C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3)写出B和C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混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B、混合物内各成分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混合物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D、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