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是置换反应B.G和M是单质
C.L可能是氯化物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发生改变

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根据微观与宏观的对应关系,可以达到对所发生反应的判断.

解答 解:A、反应的微观图,该反应为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正确.
B、物质G的分子由2个Cl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物质G为单质;物质M的分子由1个Cl原子、1个H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物质M不属于单质;故不正确;
C、氯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氯元素的化合物,物质L的分子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物质L不可能是氯化物;故不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发生改变,故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温度时一小试管内盛有的KN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KNO3固体,(温度越高KNO3的溶解能力越强)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内,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发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小试管内固体物质逐渐溶解的原因是NaOH遇水放热,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从而导致未溶解的KNO3继续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该装置有洗气、检验及储气等多种用途.
(1)若用此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入的少量水蒸气时,在锥形瓶内应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
(2)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锥形瓶内应盛装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3)若用来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y端通入才能收集到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溶质为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查到了相近情况下的相关资料:
并进行了如图乙的探究.请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时溶液变蓝色,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NaCl.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2652178.7
溶液的pH713119
(2)在操作②时,出现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图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集气瓶,B烧杯.
(2)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实验②中可观察到铁片表面变红色,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废弃液中含一定量的AgNO3.兴趣小组同学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如下:

请认真分析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加入的试剂a.甲同学认为用铁,乙同学认为用铜,你认为甲(选填“甲”或“乙”),你选择的理由是易与银分离,加入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AgNO3═2Ag+Fe(NO32
(2)讨论a的用量,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加入的a应该过量,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使AgNO3中的银全部置换出来.
(3)金属混合物B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Fe和Ag,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Zn+FeSO4═ZnSO4+Fe,属于(  )反应.
A.置换B.分解C.化合D.复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②③④属于离子B.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化学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的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化学式表示).
A.硫酸铜  B.硝酸钾   C.水银  D.氮气   E.食醋   F.石灰石
(1)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KNO3
(2)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物质是N2
(3)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Hg.
(4)可用于做建筑材料的是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