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小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长导管下端有气泡出现,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
A.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铜和稀硫酸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B中尖嘴导管产生喷泉,说明A中压强增大,而要使压强增大,可以是A中温度升高,也可以是A中气体增多,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且氢氧化钠固体遇水产生能量的变化,故会使A中压强增大,B中产生喷泉,故A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A中压强变小,B中长导管下端有气泡出现,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产生氧气,使A中压强增大,B中产生喷泉,故C不正确;
D、铜和稀硫酸混合不反应,且无能量变化,故不会使D中压强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以及与物理压强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符号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B.H2C.HgD.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铜片加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铝箔B.铁锅C.铜导线D.金项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现用2.1g KNO3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植物营养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47.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结合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
(2)某同学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很剧烈,不易控制,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把装置A中的仪器①更换为分液漏斗.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抽取氧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抽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请在如图2虚线框中画出收集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图,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氯化氢等少量杂质,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C和D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选填字母);
A、d→e→f→gB、e→d→f→gC、f→g→d→eD、g→f→e→d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D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燃烧后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另外有同学认为此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Na2CO3的水溶液也显碱性.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氢氧化钠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在一起,他们对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Cl、Na2CO3  猜想②NaCl、Na2CO3、NaOH
猜想③NaCl、HCl、Na2CO3  猜想④:NaCl、HCl、猜想⑤:NaCl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③(填序号).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据此,他认为猜想②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不合理,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②成立
②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 ②Ca(OH)2溶液③Ca(NO32溶液 ④稀盐酸,能否代替乙同学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①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O:2个氧分子B.H2O: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stackrel{+2}{Ca}$:正二价的钙元素D.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