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分析 A、根据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可控制量取水的量;
B、根据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最后得到的精盐质量偏低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进行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 解:A、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可控制量取水的量,故A正确;
B、操作Ⅲ中,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故B正确;
C、过滤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所以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故C正确;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会导致固体四溅,容易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A(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镁.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1.20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Mg、MgO和Mg(OH)2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AB(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
A.FeO+2HCl═FeCl2+H2OB.FeO+2HCl═FeCl3+H2O
C.Fe2O3+6HCl═2FeCl2+3H2OD.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BaCO3↓+2NaCl.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碱溶液,pH>7
 B 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C 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浑浊 该气体可能是CO2
 D 滴加氯化钡试剂 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D;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通入一氧化碳和加热的先后顺序是先通入CO后加热.
(3)配制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氯化钠溶解.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
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省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C(填序号).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5)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水或沙子的原因是防止铁丝燃烧后生成的熔融的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