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由此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密切相关。

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小苏打 (2)+1

(3)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 复分解反应

(4) 2NaN3 撞击 2Na+3N2

【解析】

试题分析:(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Na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钠和水,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生成的是钠和氮气。

考点:钠及其化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5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 + 3O2 点燃 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Fe2O3、CO2中的一种。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乙一定是氧气

C.丙一定是氧化铁

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毕业会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1)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B中盛放的试剂是

(2)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证明E中CO2已集满。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毕业会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的化学式为NH3 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A.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毕业会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的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8分)牙膏是生活必需品,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品牌市售牙膏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

问题。

【已知资料】

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K12、甘油、香精等均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取一小段牙膏,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8.3,则此牙膏显 性。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3次实验。通过测量SiO2质量,从而确定此牙膏中SiO2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准确称取2.0g牙膏膏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

将滤渣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至看到 为止。

______、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剩余固体质量。(如表)

实验编号

1

2

3

实验前(g)

2.00

2.00

2.00

实验后(g)

0.43

0.44

0.45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此牙膏中SiO2

的质量分数为 %。

反思实验过程。

A.步骤中加足量水的目的是

B.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是

D.若验证步骤中盐酸过量,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至少写出类别不同的两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下列所说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雨水

(2)下列能区分软水和硬水的物质是

A.食盐水 B.肥皂水 C.食醋 D.苏打水

(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白糖 C.纯碱 D.食盐

(4)2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时,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甲升温至固体全部溶解,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