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客观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学习化学中十分重要.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H2+Cl22HCl,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氢元素和氯元素;
(c) .
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要求或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 .
(2)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
(3)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与NO有毒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类型及特点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
解答: | 解:由H2+Cl22HCl,可知(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氢元素和氯元素; (c)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故答案为: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1)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O2;故填:C+O2CO2; (2)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生成物中必须有氧气,所以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满足要求,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是:2H2O22H2O+O2↑; (3)CO与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两种气体,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另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故答案是:2CO+2NON2+2CO2. |
点评: |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火柴是生活必需品,火柴头上深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深褐色的物质(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写出其中4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种含氧物质在催化剂下,借助摩擦,产生热量,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与硫化锑(Sb2S3)发生反应生成(Sb2O3)和S0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褐色物质和氧气反应,产生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磺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 A. | 分子是运动的 | B. | 分子的大小可改变 |
| C. | 分子本身可改变 | D.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 B.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是因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 C.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 D.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后,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31.6 | 30.2 | 28.4 | 28.4 |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它们都表示原子 | B. | 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 |
| C. |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 D. |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