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0分)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否也能生成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
【查阅资料】① 二氧化硫不与浓硫酸反应;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设计实验】一、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二、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三、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
(3)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E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现象,原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与拓展】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填“是”或“不是”)。
【答案】
(1)a 锥形瓶 b 分液漏斗
(2)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
(3)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SO2+H2O=H2SO3
(4)防止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污染空气。【实验结论】成立【反思与拓展】不是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污染空气。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现象,原猜想成立,但是不是说所有的非金属的氧化物都能如此,比如一氧化碳就不会。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所以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D.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忽略A、B体积变化):
(1)若B为饱和氯化钠溶液,A与B不反应,向B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弹簧测力计示数
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将A放入 B中,过一会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度曲线为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便利。下图是甲、乙两种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选填“>”、“=”、“<”);
(2)当甲物质的溶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克,分别蒸发掉10克水,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宁强同学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决定中考结束后参加一个野外生存训练活动,他为此准备了下列用品,其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有机玻璃水杯 B.尼龙布制作的帐篷
C.腈纶布制作的雨伞 D.纯棉T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