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图(I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的容积为45mL、注射器的针筒润滑性非常好,不考虑摩擦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II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2)按图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红磷前活塞在20mL刻度处.待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  mL 刻度处(结果取整数).

(3)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体膨胀而逸出,所以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而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使瓶内压强变化不大,而使水不能倒吸,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装置Ⅱ中的气密性较好,且无需再空气中点燃红磷,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体膨胀而逸出,所以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而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使瓶内压强变化不大,而使水不能倒吸;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而试管和针管的容积为45mL+20mL=65m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65mL×=13mL,

所以活塞所停顿的位置为:20mL﹣65mL×=7mL;

(3)装置Ⅱ中的气密性较好,且无需再空气中点燃红磷,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偏大;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水不会倒吸;

(2)7;

(3)环保(不用在空气中加热红磷);气密性好;实验准确.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  

(3)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  

(4)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垂直投入玻璃容器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和-2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A.LiCoO             B.LiCoO2

C.LiCoO3            D.LiCo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白糖溶于水            B. 石蜡熔化              C. 钢铁生锈             D. 酒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A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收集纯净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焊接金属时,能隔绝空气、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

 

A.

氢气和氮气

B.

氮气和氧气

C.

二氧化碳和氧气

D.

氮气和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字母)  ;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