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泰州)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气体容易压缩,而固、液体很难压缩 气体微粒间的空隙比固、液体的大得多
B 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木筷 都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C 人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 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用嘴吹灭蜡烛 都是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分析:A、根据气体与固、液体的分子的间隔不同分析;
B、限制使用一次性木筷,可以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根据营养素与生活动关系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
解答:解:A、由于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所以比较容易被压缩,而构成固体、液体的微粒之间间隔比较小,所以比较难被压缩.故A解释合理;
B、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能防止白色污染.限制使用一次性木筷,可以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故B解释不合理;
C、有些营养素不能提供能量,例如,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等,而不能提供热量.故C解释不合理;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用嘴吹灭蜡烛,是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不同.故D解释不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础性知识,要求学生要牢牢的掌握零碎的基础知识并能加以应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泰州二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方案设计:小组的两位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乙同学:也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得出二氧化碳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认为甲同学装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C装置后他们又增加了一个装置,你认为他们增加的装置是
E
E
(选填D或E),其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测定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测定
.同时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乙同学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此缺陷是
挥发的氯化氢气体等也进入了C装置
挥发的氯化氢气体等也进入了C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2)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3)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4)再次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5)过滤出沉淀,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过程中,C装置应该在实验步骤
(2)
(2)
后(填序号)与B装置连接,否则实验结果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四组准确称取四份样品,每份均为16.00g,按照实验步骤分别进行实验,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沉淀质量(g) 7.86 7.88 7.90 9.86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第四组同学的数据不正确.造成数据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BC
BC

A.实验结束后通入空气速度太快,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吸收
B.沉淀过滤后没有洗涤               
C.沉淀没有干燥直接称量
D.称量沉淀质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2)根据另外三组同学的BaCO3平均质量,计算出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1.76
1.76
g.
(3)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实验后,有同学提出用氢氧化钙溶液替代氢氧化钡溶液可以直接得到碳酸钙沉淀,称量其质量后即可算出质量分数.大家讨论后认为用氢氧化钡溶液比氢氧化钙更好,请说出他们的理由
氢氧化钡的溶解性大于氢氧化钙,更容易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钡的溶解性大于氢氧化钙,更容易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泰州一模)2013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的题目为“PM2.5 你了解吗”,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泰州一模)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有Na2SO4和NaOH
有Na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三
猜想三

理由是
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
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