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重要知识提示

1、碱+盐、盐+盐反应的反应物应溶于水,生成物中一般要有沉淀

2、检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SO42—、Cl的顺序为:取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有气泡说明有碳酸根、过量目的是除尽碳酸根离子),然后再加入过量硝酸钡(如有沉淀说明有硫酸根。过量为除尽硫酸根离子),最后加入硝酸银(如出现沉淀说明的氯离子)

3、气体吸收:

NaOH固体:吸水和酸性气体(如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

NaOH溶液:吸酸性气体:CO2、SO2、HCl等

浓硫酸:水和碱性气体:NH3

4、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混有氯化氢

5、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CO3,也可能是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溶于水生成了盐酸。

6、相对分子最小的氧化物,同时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又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是水

7、相同质量的锌、镁、铁、铝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或硫酸)中,

(1)若酸完全反应,则产生氢气一样多

(2)若金属完全反应。则铝产生氢气最多(氢气质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3)反应速度最快的是镁,最慢的是铁(可据此判断金属活动性)

(4)若酸完全反应,消耗金属最多的是锌(金属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

8、化学肥料: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⑴偏二甲肼是一种有机物  

⑵偏二甲肼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⑶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十二个原子组成  

⑷在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原子个数比为:1:4:1

⑸在偏二甲肼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2:7

10、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2HO=2H↑+O↑(在=上方加上条件通电)

⑴质的含义: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⑵量的含义: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⑶微观含义:2分子水生成了2分子的氢气和1分子的氧气

1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钠原子与钠离子不同是因为外层电子数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酸与碱不同是因为所含的离子不同

  生铁和钢的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浓硫酸和稀硫酸不同是因为质量分数不同

1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实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测其导电性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打开汽水瓶冒泡,用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塑料瓶变瘪。

13、把金属放入盐酸中,开始反应较慢(表面生锈)。最后也越来越慢,是因为盐酸的质量分数变小

14、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冷却后将反应后物质溶于水,过滤,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15、电解水的实验中,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宁德)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碳单质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
关系,请回答.(提示:“→”表示由某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CO2
CO2

(2)若Y为一种酸,名称为
碳酸
碳酸
,若Y为一种钙盐,化学式为
CaCO3
CaCO3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说出它的一种用途
一氧化碳可作热量
一氧化碳可作热量

(4)任写一个与图中转化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根据下列提示简要回答相关问题:
精英家教网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3)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4)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②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③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
(5)实验室有一瓶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现要配制200g7.3%的稀盐酸,实验步骤有
 
 
 
装瓶贴标签等.
(6)用该稀盐酸100g和6g含杂质的铁粉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杂质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沈阳一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的盐,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的物质,下面是阳阳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获悉】
(1)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2)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3)NaHCO3在270℃时能发生反应,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探究过程】
实验一:阳阳同学想利用物理方法鉴别两种物质,请你参与或给予评价.
(1)可行,具体操作为
20℃时,各取10g两种样品,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20℃时,各取10g两种样品,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实验现象及结论为
烧杯内固体能完全溶解的是Na2CO3,烧杯内固体不能完全溶解的是NaHCO3
烧杯内固体能完全溶解的是Na2CO3,烧杯内固体不能完全溶解的是NaHCO3

(2)不可行,理由是
若NaHCO3溶于水放热也会完全溶解
若NaHCO3溶于水放热也会完全溶解

★(提示:上述情况选择一种进行作答)
实验二:亮亮同学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他应该选用
pH试纸
pH试纸
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
Na2CO3
Na2CO3

实验三:小明同学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两种物质,具体操作为
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放于试管内加热至270℃以上,并通入澄清石灰水
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放于试管内加热至270℃以上,并通入澄清石灰水
,NaHCO3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  
.
 
Na2CO3+CO2↑+H2O
2NaHCO3
  △  
.
 
Na2CO3+CO2↑+H2O

实验四:小丽自己想出了一种新办法,取两种固体配制成溶液后,分别滴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结果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与小丽预想的只有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不符.小丽询问老师后得知,碳酸氢钠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请你将她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a(OH)2+NaHCO3
CaCO3
CaCO3
+NaOH+H2O.
【交流总结】通过本组同学的探究,作为组长的阳阳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实验情况,总结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主要有:
①通过溶解度差异来鉴别 ②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 ③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④加入稀盐酸进行鉴别 ⑤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  ⑥通过酸碱度差异来鉴别
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
①③⑥
①③⑥
(填序号).
【拓展延伸】
1.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生产食品,主要起发泡作用.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
治疗胃酸过多
治疗胃酸过多

2.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设计实验鉴别这两种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初中化学学习气体的知识很重要,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A~E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D
D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虽  然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是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实验室现收集到两瓶气体,但是忘记贴好标签,请你设计实验区分哪瓶是二氧化碳,哪瓶是一氧化碳.(温馨提示:一种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