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 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 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 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 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B 【解析】 液化石油气泄漏禁止一切产生火花的行为,应开窗通风,关闭阀门。 【解析】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错; B.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对; C.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电杆的铁丝拉线上的M、N、P三处,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
A. M处 B. N处 C. P处 D. 不能判定
B 【解析】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即铁同时跟氧气和水接触,才容易生锈.唯有N处的铁丝同时跟充足的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故最容易生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C 【解析】 A由图可知,甲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2;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 题型:单选题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B. 铜可与硝酸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 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D. 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B 【解析】 A、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所以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正确;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铜之后,所以金属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错误;C、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可知,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所以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故D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家庭厨房的一些常用物品:A.大米 B.食盐 C.莱籽油 D.食醋 E.铁锅 F.食品保鲜膜.从其中选择适当的物品,回答有关问题:(用宇母填写)
①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食品是 ________.
②主要由合金制作的物品是________.
(2)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此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 .
(3)在实验室小坤同学发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盛盐酸的试剂瓶用玻璃塞,对此他产生疑惑.课后査阅资料知道:玻璃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硅(SiO2)能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Na2SiO3),容易将瓶和塞粘在一起,很难开启.硅酸钠(Na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4)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C2H5OH 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 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D 【解析】 试题A、厨房清洁剂显碱性,不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故不能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错误,B、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错误,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否则加快空气流通,会使燃烧更激烈,错误,D、人被蚊虫叮咬后感到疼痛是由于蚊虫释放一种显酸性的物质,故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常抹牙膏、肥皂水减轻疼痛,...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201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踢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解析】 试题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⑤②④① C. ⑤①②④ D. ③②④①
B 【解析】 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先进行计算:需要氯化钠:100 g×0.9%=0.9g,需要水:100g﹣0.9g=99.1g,用托盘天平称量0.9g氯化钠,放到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99.1g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即可得到所配溶液.所以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配制.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上册化学 5.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水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可用于扑灭常见火灾,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2)生产、生活中常因水的存在,使金属更易发生锈蚀.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水厂常用ClO2对自来水进行二次消毒,其中的氯元素经消毒后全部转化为Cl﹣ . ClO2→Cl﹣的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________.(填数值)
(4)电解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示意图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有______(填写编号)
A.水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E.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或将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氧气(或O2)5B,C 【解析】 (1)水可以灭火的原理是水使可燃物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生产生活中铁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3)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含有氯离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化合价降低了5. (4)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